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建议9.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所谓能力和知识之间的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那些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把源源不断的新知识硬塞给他:快点掌握,别偷懒!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齿的人:他被迫地把没有咀嚼的整块食物囫囵吞咽下去,开始时感到胃里不舒服,以后就生起病来,以至无论什么也不能吃了……
我在前面已经详细谈到过,许多学生之所以不能掌握知识,乃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流畅地、有理解地阅读,还没有学会在阅读的同时进行思考。这就是一种最可悲的关系失调的表现。流利地和有理解地阅读(包括有表情地朗读和默读)的技能,这不单单是个基本的文化基础问题,这是学生在课堂上和在独立读书时进行完善的逻辑思维的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所谓流利地、有理解地,这就是一下子能用眼睛和思想把握住句子的一部分或整个的较短的句子,然后使眼光离开书本,念出所记住的东西,并且同时进行思考──不仅思考眼前所读的东西,而且思考到与所读材料有联系的某些画面、形象、表象、事实和现象。
在小学里,就应当使阅读达到这样的完善程度。否则,就谈不上让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不仅如此,要想撇开流利地阅读的技能而要求学生掌握知识,那就只能使学生的智能变得迟钝,造成思维的混乱、没有联系、支离破碎和粗陋肤浅。大概你们也遇到过这样一些五、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简直不会把两个词联系到一起。我曾经把这类学生的言语逐字地记录下来并进行了分析:这种言语好像是众上下文里脱落出来的个别的词,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学生一般地都不会用词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某个部分,因此他的言语里就出来了坑坑洼洼,模糊不清。对这些可悲的事实进行的多年研究,使我得出一条结论:这种智力上的口齿不清(这是我给这种缺点起的名称),正是由于缺乏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以及边阅读边思考的技能而造成的。许多词没有被儿童透彻理解,只是由于一条很简单的原因:儿童没有来得及把词好好地读熟并且感知它们的发声,特别是不能在自己的意识里把词跟有关的表象联系起来。学生既然不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于是也就来不及思考。而不动脑筋、没有思考的阅读,只能使儿童的头脑变得迟钝。
怎样才能使儿童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使他能够既用视力又用思想快速地感知一组在意思上连贯起来的词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系列练习。我在教小学生的,是用下面的办法来检验学生会不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我让学生朗读一篇童话或故事(新课文),譬如说一篇关于原始人的生活的故事。我在他们面前的黑板上挂一张色彩鲜明的图画,上面画着原始人的生活情景:是火堆,有准备食物的情景,有捕鱼的活动,有孩子们在嬉戏,还有做衣服的情景。如果学生(这里指的是三年级学生)在朗读这篇课文时,眼睛离不开书本,以致在朗读结束时他还来不及仔细地看看这幅图画,并且记住课文里根本没有写到的那些细节,这就说明他还不会阅读。眼睛一刻都离不开书本的,这还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能感知任何东西,那么他实质上就是不会同时阅读和思考,正因为如此,这种阅读不能称为有理解的阅读。
到了某一个教学阶段,学生还应当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以便做到能一边书写一边思考。缺少这种技能,就又会造成另一种关系失调。要掌握这样的书写速度,也必须有足够数量的练习。应当使书写过程达到自动化的程度,这就是说,要使学生达到不必思考怎样把字母连接成词以及他在写什么字母的程度。应当是所写东西的内容占据着学生的注意的中心。通过足够数量的练习,可以在第四学年达到这一要求。但是,书写的自动化也有赖于阅读。书写不好的人,总是那些阅读也不好的人。
培养迅速而有理解的书写技能的练习,可以(在学生能很好地阅读的条件下)按下列方法进行。教师向儿童们讲述某一种自然现象、事件或劳动过程;在讲述中要能明确地区分出各个逻辑的组成部分,而每一部分中又有重点以及与重点有关的细节和详情。在教师讲述的时候,要求学生按照教师讲述材料的顺序,把要点记录下来。如果学生没有这种在听讲的同时就把故事(演讲、解说)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的技能,那就根本谈不上掌握知识。在许多情况下,学生学业落后的原因,下好是由于他缺乏这种基本的、但同时也是十分复杂的技能。
这样技能的作用还不仅限于实际应用。它还是发展智力才能的必要条件。没有这种同时听、写和思考的技能(也像同时阅读和书写的技能一样),知识的扩充就是不可能的。
挑选、系统整理和分析事实的技能,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能否顺利地掌握知识的十分重要的技能之一。教自然科学类学科和语法的有经验的教师们,都很注意不要让学生的技能和知识之间出现关系失调的现象。这里所产生的关系失调,就是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在教师在讲课(讲演、解说)中所举的事实的圈子里。这种关系失调的后果,不是把学生头脑中的知识变成了一堆僵死的,不再发的东西,因为这些知识不能迁移,不能被新的事实所丰富,不能用来解释新的事实。这里发生的这种情况,我想把它称之为知识的僵化。当知识处于这种状态时,就会遇到一些乍看起来令人觉得奇怪的现象。例如,学生背会了关于物质有4种状态的概念,但是他在实际生活中却不去注意大量的这类事实,不去利用这些事实来从新的、以前未知的角度去解释这一概念。于是,在检查知识时,学生遇到了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气态的事实,而他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实面前茫然失措,不能理解和解释它们的实质。
为了使学生学会自觉地把概括的东西运用于生活实践,必须让他们独立地搜集大量的事实,思考这些事实,并对它们进行系统整理、对比和分析。对事实的搜集和加工,这本身就是一种知识的状态,即能动的状态──从课堂上获得的知识体系中自觉地挑选出必要的规律性、特性和定义的状态。而使知识进入这种状态是多么重要啊!多年的教育劳动的经验告诉我,搜集和加工事实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有了这种技能,就能使知识经常地处于发展之中,而这种发展又是具有深刻的特性的:学生不仅在分析他周围发生的事物,而且也在分析自己的思维。通过搜集和加工事实,学生就走上了自我进行智育的道路。
某一门学科体系中的事实具有什么特点,──在我看来,这是教学法的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一般教育学的问题。形象地说,事实是支持思想展翅翱翔的空气,因此请你从这个角度来分析一下教学大纲。请你考虑一下,选用哪一部分事实放在课堂上讲,而把哪一部分事实留给学生自己去搜集和加工。还要请你对搜集事实的过程本身给学生提出一些方法上的指示,并且教给学生如何对事实进行思考。